了解,胃酸倒流
是一種容易為現代人
忽略的腸胃疾病
忽略的腸胃疾病
胃酸倒流
胃酸倒流/胃食道反流(GERD)是一種容易為現代人忽略的腸胃疾病。胃酸湧上食道,不單會傷害食道組織造成食道炎,嚴重甚至可以引致食道癌。除了生理上的傷害,患者長期受這種如胸口灼痛如火燒心(heartburn)的徵狀影響,社交及心理上均可能備受困擾。所以,一旦出現徵狀,患者應該及早接受診治,毋須啞忍各種不適,影響生活質素。 究竟,為什麼會有胃酸倒流出現?治療方法是怎樣?
認識胃酸倒流
什麼是胃酸倒流1?
胃酸倒流(Gastroesophageal acid reflux disease,簡稱GERD)是指胃酸由胃部湧上食道的異常狀況,原因是連接食道與胃部的肌肉賁門──下食道括約肌,功能失衡,未能執行其「閘門」的功能,阻止胃酸或半消化食物倒流食道所致。胃酸反覆倒流食道,除了令患者感到不適,更可能令食道組織受胃酸所傷,引致糜爛食道炎、食道收窄、巴瑞特氏食道症(Barrett’s oesophagus)或食道癌2。
胃酸倒流有什麼病徵3?
胃酸倒流最典型的徵狀是一種如火燒心(heartburn)感覺。這是因為時常有含胃酸的半消化物回流食道所致,患者通常會形容那是一種胸口灼熱、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覺,通常在進食後出現。有些病人會感到徵狀在用餐後、晚上,或身體躺臥、向前俯身時更加明顯。
此外,下列徵狀亦很常見4:
聲音嘶啞:胃酸反流食道後,可能會流入咽喉,令喉嚨受傷因而引致聲沙或喉嚨痛。
慢性乾咳:有些胃酸倒流患者都有長期咳嗽的問題,尤其在晚上,原因不明。
哮喘5 :美國過敏、哮喘及免疫學會指出,胃酸倒流與哮喘會互為影響。一方面,胃酸倒流可觸發哮喘發作,因為反流的胃酸會刺激氣管或肺部,令哮喘徵狀更趨嚴重之餘,也可能觸發過敏反應,令患者的氣管對環境(如香煙或冷空氣)更加敏感。另一方面,部分治療哮喘的藥物(如茶鹼等),會令胃酸倒流情況惡化;而哮喘發作,則可能引致下食道括約肌放鬆,可能令患者出現胃酸倒流。美國腸胃病學院則指出,如果在成年後才有哮喘,或通常在餐後/躺臥或運動後病發、或在晚上哮喘發作較多,有可能是胃酸倒流所致,而接受胃酸倒流治療,或已能紓緩哮喘徵狀,應及早向醫生求診6 。
其他4:如口水分泌增加、口臭、耳痛、胸部痛楚/不適等。
如何知道我是否患上胃酸倒流?
如果反酸的情況頻密發生(例如每周一次或以上),或影響日常生活,便有可能患上胃酸倒流7。醫生亦可以透過檢查為病人確診,包括:胃食道內窺鏡檢查、臨床酸鹼度(pH)研究及量度下食道括約肌壓力8。
胃酸倒流與其他腸胃病的關係
胃炎7:胃炎通常由幽門螺旋菌或消炎止痛藥引致,與胃酸倒流沒有直接關係。不過,許多胃酸倒流患者在接受內視鏡檢查時,常見會有胃炎。
幽門螺旋菌7:幽門螺旋菌不是引致胃酸倒流的原因。不過,兩者同樣可增加胃癌與胃潰瘍風險,所以若患者驗出帶有幽門螺旋菌,同樣需要接受殺菌治療。
食道炎7:香港約有30-40%胃酸倒流患者,會出現食道炎併發症,多數屬於情況較嚴重,所以治療目標以緩和病徵、避免食道炎惡化或減輕食道炎。
食道癌7:沒有食道炎或出現輕微食道炎的胃酸倒流患者,只要病徵受控,病情沒有惡化,一般不會演變為食道癌──由胃酸倒流併發為食道癌,在華人社會十分罕見。但若出現嚴重食道炎,沒有接受適當的控制胃酸的治療,長遠有機會令食道細胞演變為癌細胞,但過程需時甚長,可能超過十年以上。
胃酸倒流與情緒病的關係
有香港研究顯示,胃酸倒流與情緒病關係密切。2009年,香港健康情緒中心一項研究,發現每星期出現多次胃酸倒流症狀的人士,有14%可能患上經常焦慮症,比率較普通人高出四倍;有7%更可能同時患上經常焦慮症或抑鬱症9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