哮喘

哮喘

了解,認識哮喘
全球約有
二億六千二百萬人患上哮喘
香港每年更平均有70-90人死於哮喘病發1
哮喘在香港是很常見的疾病,本地研究顯示,大約有百分之十的兒童、百分之五的成人曾有哮喘病徵1 香港每年更平均有70-90人死於哮喘病發1。這種影響人體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,會令支氣管出現長期的慢性發炎,患者除了感到呼吸困難,嚴重更可能因窒息而致命1。但只要及早診治,藥物能夠控制病情,避免哮喘病發及減低哮喘病情惡化,保持患者的生活質素2

認識哮喘
哮喘是一個很常見的慢性疾病,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,全球約有二億六千二百萬人患上哮喘,患者以兒童為主,對許多國家來說,哮喘可說已經成為公共健康問題2

全球約有二億六千二百萬人患上哮喘,患者以兒童為主2
什麼是哮喘?
哮喘是一種慢性肺部疾病,患者的支氣管因為出現過敏性的長期發炎,因而腫脹、收窄、積痰或分泌物,令到患者感到呼吸困難,嚴重會因窒息而致命1

哮喘在香港有多普遍?
根據香港哮喘會的統計顯示,香港每年平均有70-90人死於哮喘病發,其中有20-30人死於15-44歲的精壯之年1;估計大約有百分之十的兒童、及百分之五的成人曾有哮喘病徵。
而根據香港胸肺科學會的統計,香港的哮喘病患者人數,估計多達超過33萬人3

哮喘的常見病徵是什麼1
然而,有些輕微的哮喘患者,可能只有咳嗽一種病徵,所以不一定要有齊上述的所有徵狀才算是哮喘。
為什麼良好控制哮喘病情那麼重要4
哮喘雖然是一個很常見亦有可能惡化的慢性疾病,幸而,哮喘其實是可以有效治理。病人若能妥善控制自己的病情,會有以下的好處:
*避免日間與晚上出現困擾患者的徵狀
*能享受更活躍、更有生產力的生活
*維持正常,或起碼接近正常的肺功能
*避免嚴重的哮喘病發(如病情惡化或突然病發)
*病情改善,有助減少甚至毋須使用藥物

診斷哮喘

診斷及自我檢查


哮喘何來
 
 

哮喘治療方案

哮喘常用藥物包括長期控制病情及急救藥物兩大類。藥物是哮喘治療的重要環節,每一個哮喘病人均需要即時舒緩徵狀的藥物治療;成年患者同時亦需要長遠的預防藥物4。哮喘的藥物治療非常個人化,醫生會按病人的年齡、哮喘的嚴重度及病人對治療的反應,而調校控制哮喘的治療方法17

​​​​

哮喘藥物的種類

​​​​

脫敏療法

使用吸入劑的常見問題18

有否過量使用短效氣管舒張劑?

由於使用短效氣管舒張劑可以讓您快速感受到症狀的改善,因此許多人過於依賴短效氣管舒張劑21,22,認為短效氣管舒張劑是治療哮喘最重要的藥物。但是短效氣管舒張劑卻同時具有好和不好的部分。
好的部分:它可以讓我感到哮喘症狀快速改善。
不好的部分:雖然短效氣管舒張劑可改善哮喘症狀,但它並無法從根本治療哮喘發作的病因。
 
  • 當我吸入藥粉時,為何好像沒有感覺到吸入任何東西?
    每次用藥時,所需吸入的藥粉劑量非常少,其實一次的劑量大約等於幾顆砂糖的微粒而已。正確使用吸 入器,能有效把藥粉直接送到你的肺部,因而令你可能沒有吸入藥粉的感覺。
  • 吸入器發出異味,為什麼?
    這可能表示吸入器內已受細菌和濕氣的污染。適當護理你的吸入器十分重要──千萬不 要向瓶口呼氣、亦切勿用水清洗瓶口(應定期以乾紙巾拭抺),並緊記於每次使用後都緊緊蓋回,以作保護。
正確使用吸入器的步驟19
透過吸入器吸取藥物,是哮喘病人最常使用的方法。市面上不同種類的 藥物,會使用原理不同的吸入器,而每種的使用方法亦有分別,病人需要學懂 正確的方法,才能讓藥物直接到達肺部,得到最理想的療效。

 

  • 定量吸入器
    1.挪開封蓋,搖動吸入器。
    2.慢慢呼氣。
    3.把吸入器嘴口放在口中,開始深長而緩慢吸氣,並同時按壓藥罐,繼續深長和有規律地吸氣。
    4.忍氣10秒鐘,或你感到舒適的時間。
    5.如要服用第二劑量,應先等候約30秒,才重複步驟1至4。吸入器上註明劑量數目,用完數次後必須更換。
  • 都保吸入器
    1.扭鬆並打開白色封蓋。手握都保吸入器,保持吸入器筆直,把手掣向前後扭,直至不可再動,你會聽到響聲。
    2.緩緩呼氣,把吸入器嘴口放在兩唇間,盡量深長地吸氣。即使吸完一個劑量,也不會感到有什麼味道。
    3.把都保吸入器移離嘴唇,慢慢呼氣。
    4.把白色封蓋放回原位。如需再服一劑,重複步驟1至3。如儀器上顯示窗頂出現紅線,即表 示瓶內還有大約20劑藥物。有些都保吸入器有劑量計算顯示器,列出吸入器內還有多少劑量。
    都保吸入器常見問題18
    • 怎樣才能確定吸入器運作正常?
      如果你希望確定吸入器有否輸送藥粉,可以進行一個「黑布測試」:
      1.利用一塊織紋細密的深色布塊,例如黑色或深藍色的棉質T-裇蓋在瓶口上。
      2.在瓶口上深深及用力地吸氣,就如平常吸入藥粉一樣。
      3.拿走瓶口,並小心取出布塊。
      4.檢視布塊剛才覆蓋瓶口的一面。
      5.你可以在布塊上看到白色粉末,那就是平常你沒有深色小布遮蓋瓶口時能吸到的藥物劑量。
    • 我的吸入器藥粉用光,為何搖動時好像仍然滿載藥粉?
      即使您的信必可™吸入器是空的,底盤仍能轉動並會於轉動時發出 「嘀」聲。
      • 搖動信必可™吸入器時所聽到的聲響,是乾燥劑而非藥物造成的。因此,搖動時所聽到的聲響並不能告訴您信必可™吸入器還餘下多少藥物。
  • 準納吸入器
    1.用一隻手握住準納吸入器的外殼,用另一隻手的大拇​​指將握把推開,直至聽到響聲。
    2.手握準納吸入器,把嘴口向著自己,推開手桿,直至聽到響聲。這步驟準備藥物以供吸入,並把劑量計算器推動。
    3.緩緩呼氣,橫向握著準納吸入器,把嘴口放入嘴內,迅速地深長吸氣。
    4.把準納吸入器移離嘴部,忍氣約10秒,或你感到舒適的時間。
    5.用完儀器請封蓋,將握把向自己方向拉回,直至聽到響聲。
    5.如需服用第二劑量,請重複步驟1至5。準納吸入器頂上的計算器會顯示還有多少次劑量。劑量跌至0-5時,全以紅色顯示,提示只剩下數次劑量。

 

+
脫敏療法
許多哮喘患者受致敏原影響而病發,脫敏治療透過為患者多次注射使其產生過敏反應的致敏原,讓過敏反應出現耐受性,慢慢減輕而減低哮喘病發的風險。治療過程需時兩至三年,並需經醫生指示才可使用此療法1

 

醫生提提您
小貼士/錦囊
'' 哮喘的日常生活護理
+
哮喘的日常生活護理
除了正確及有恆心地使用藥物外,哮喘患者若能妥善安排生活所需,亦能減少哮喘病發的機會,及病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。
  • 使用冷氣機:除了可以保持室內乾爽,減少霉菌及塵蟎滋生1,亦能減少花粉吹入室內20
  • 睡房清潔:減少哮喘對睡眠的影響,睡房要時常保持清潔。例如盡量避免有塵埃,使用床墊、枕頭套及使用防塵布舖好雜物盒的表面;使用木地版或瓷磚地板;使用可清洗的窗簾或門簾。
  • 預防霉菌:廚房、洗手間或屋內容易滋生霉菌的地方,需要經常清潔。
  • 避免動物皮屑:如果你對動物敏感,最好避免飼養有毛髮或羽毛的動物。如果有飼養寵物,要定期替牠洗澡,以減少家居積聚其毛髮或皮屑等致敏原。
  • 家居清潔:每周都要清潔家居,並且帶上口罩以免吸入打掃期間掀起的塵埃;使用濕布、地拖或吸塵機代替掃帚1
  • 帶上口罩:天氣寒冷時,最好帶上口罩以免及入冷空氣,刺激氣管。

咨詢醫生

參考:

  1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《認識哮喘》第二版.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sites/default/files/認識哮喘.pdf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 
  2. WHO. Asthma factsheet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who.int/news-room/fact-sheets/detail/asthma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3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哮喘在香港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哮喘在香港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4. 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. Pocket Guid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. Available at: https://ginasthma.org/wp-content/uploads/2019/04/GINA-2019-main-Pocket-Guide-wms.pdf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5. National Heart,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. What causes Asthma?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nhlbi.nih.gov/health/health-topics/topics/asthma . Accessed on 11 October 2021.
  6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哮喘的誘因: 動物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動物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7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哮喘的誘因: 霉菌與真菌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霉菌與真菌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8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哮喘的誘因: 空氣污染物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空氣污染物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9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哮喘的誘因: 天氣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天氣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10. National Council Asthma Australia. Smoking triggers my asthma and allergies. https://www.nationalasthma.org.au/living-with-asthma/resources/patients-carers/factsheets/smoking-triggers-my-asthma-and-allergies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
  11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哮喘的誘因: 花粉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花粉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12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哮喘的誘因: 傷風感冒與病毒感染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傷風感冒及病毒感染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13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哮喘的誘因: 運動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運動 . Accessed on 11 October 2021.
  14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哮喘的誘因: 情緒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情緒 . Accessed on 11 October 2021.
  15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哮喘的誘因: 藥物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藥物 . Accessed on 11 October 2021.
  16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哮喘的誘因: 水楊酸鹽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水楊酸鹽 . Accessed on 11 October 2021.
  17. National Heart,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. How is Asthma Treated and Controlled?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nhlbi.nih.gov/health-topics/asthma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18. 信必可使用手冊: HK-3072 27/11/2019
  19. The Hong Kong Asthma Society. 藥物與治療: 藥物使用方法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hkasthma.org.hk/hk/about-asthma/藥物使用方法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20. Mayo Clinic. Asthma: Lifestyle and Home Remedies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mayoclinic.org/diseases-conditions/asthma/basics/lifestyle-home-remedies/con-20026992 . Accessed on 24 September 2021.
  21. Price D, Fletcher M, van der Molen T. NPJ Prim Care Respir Med. 2014:24:14009.
  22. Partridge MR, van der Molen T, MyrsethSE. et al. BMC Pulm Med. 2006: 6:13.
  23. IPCRG. Reliever Reliance Test.  Available at https://www.ipcrg.org/sites/ipcrg/files/content/attachments/2021-11-29/Reliever%20Reliance%20Test%20English.pdf . (Last accessed 31 March 2023).

HK-11787 06/05/2025